合肥市考研考點
合肥市的考研考點分布在多個區域,具體如下:
1. 合肥市教育考試院:作為報考點之一,考生可以在這里參加考試。
2. 安徽大學:作為高校報考點,只接受本校的應屆生和部分專項考試的同學。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苑大廈區域內,是合肥市考研考點之一。
4. 合肥工業大學:同樣位于學苑大廈區域,是考研考點之一。
5. 安徽農業大學:位于安農大地鐵站區域,是考研考點之一。
6. 安徽醫科大學:也在安農大地鐵站區域,作為考研考點。
7. 合肥市第六中學:位于安農大地鐵站區域,是考研考點之一。
8. 合肥五十中東校:同樣位于安農大地鐵站區域,是考研考點。
9. 合肥四十二中(長江路校區):位于包公園區域,是考研考點之一。
10. 合肥第九中:位于包公園區域,是考研考點。
11.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位于包公園區域,是考研考點。
12.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也在包公園區域,是考研考點。
合肥市的考研考點還包括合肥市的初高中、高職院校等,總考點數在40個左右。考生可以并注意遵守考試規則,攜帶必要的證件和考試用品。
2024年考研爆冷院校
2024年考研爆冷院校的情況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爆冷的院校及其相關情況:
1. 西北工業大學(985):位于陜西西安,2023年專碩罕見地爆冷,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專業復試人數比實招人數少,導致需要招收大量調劑。
2. 武漢理工大學(211):位于武漢,2023年擬招統考一志愿擬招生210人,012船運學院0810Z1專業調劑名額為13人,實際調劑錄取人數為14人。
3. 海南大學(211):海南省唯一的211大學,2023年一志愿擬錄取222人,生物醫學工程方向招收調劑29人。
4. 寧夏大學(211):作為B區211,2023年公開擬招生總人數60人,最低國家線263分就可上岸,平均分300分。
5. 成都理工大學(雙一流):2023年公開總擬招生人數為57人,一志愿90人進復試,錄取65人,所有方向都擴招,非常保護一志愿。
6. 山西大學(雙一流):2023年擬招生91人,學碩專碩一志愿均沒有招滿,特別是專碩,一志愿只招夠了一半的人。
7. 天津工業大學(雙一流):2023年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統考擬招生137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招生人數全部為調劑。
8. 寧波大學(雙一流):23年一共2個學院6個專業進行招生,復試只刷低分,其中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共統考擬招297人,實際一志愿上岸總共270人,調劑上岸共27人。
這些信息表明,一些院校在2023年的考研中出現了爆冷情況,可能是因為多種因素,如臨時改專業課、招生人數太少、地理位置、學科實力等。考生在選擇院校時,應考慮這些因素,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選擇。需要注意的是,爆冷的院校和專業在下一年可能會有熱度的突然上漲,形成所謂的“大小年”現象,因此考生需要合理評估,理性報考。
合肥考研學校排名榜
合肥的考研學校排名榜如下:
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85高校,華東五校之一,理工類高校,擁有眾多國家級科研機構,學科實力A+,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等專業全國第一。
2. 合肥工業大學:211高校,偏工科類高校,機械工程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實力強,考研難度適中。
3. 安徽大學:211綜合類院校,人文社科專業競爭激烈,考研難度較大。
4. 安徽師范大學:地方性師范類院校,教育學相關專業生源充足,其他專業競爭較小。
5. 安徽農業大學:擁有多個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實力強盛。
6. 安徽理工大學:位于淮南市,地質工程、礦業工程、安全工程等專業較強。
7. 安徽工業大學:位于馬鞍山,冶金工程等專業實力較強。
8. 安徽財經大學:地方性財經類院校,競爭不太激烈。
9. 安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建筑學等專業較強。
10. 安徽醫科大學、安徽工程大學、淮北師范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合肥學院等其他院校。
還有一些考研容易上岸的大學,如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合肥工業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考研中排名榜首。安徽省研究生院校排行榜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一(985),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分列第二、第三名(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