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科大學排名
軟科大學排名是由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發布的中國大學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連續多年蟬聯主榜(即綜合性大學排名)的前三位。北京協和醫學院在醫藥類大學排名中位列第一,上海財經大學在財經類大學排名中位居榜首,北京外國語大學在語言類大學排名中名列第一,中國政法大學在政法類大學排名中位列榜首,中央民族大學在民族類大學排名中占據首位,上海體育大學在體育類大學排名中領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中國合作辦學大學排名中奪冠。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自2015年首次發布以來,以專業、客觀、透明的評價體系贏得了高等教育領域內外的廣泛關注和認可。排名對象覆蓋中國10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并采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進行排名,以反映高校在學校性質和學校類型上的差異,確保排名的公平性。
排名的評價體系設置了十大評價模塊,細分36個評價維度,內嵌100項評價指標,涉及373個評價變量,對中國大學辦學水平進行立體化監測式評價。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導向是反映當前中國高校的核心使命,回應外部群體對大學的價值期待,重視人才培養、強調服務國家是其排名指標體系的兩個最重要特點。
2024年的排名還對指標體系和內涵進行了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增加了一些新的變量,如國家卓越工程師、國家醫學中心、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評價變量總數相比2023年增加了28個。百強高校中有90所為“雙一流”高校,其中南京林業大學和貴州大學首次進入百強。
對于2023年的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同樣位列主榜前三位,北京協和醫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在各自類別中排名領先。而具體的排名分數和更多細節,可以通過軟科官方網站或相關發布渠道獲取更詳細的信息。
2024年中國軟科排行榜
2024年中國軟科排行榜的主要信息如下:
1. 主榜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連續10年蟬聯全國三甲。
2. 醫藥類大學排名:北京協和醫學院位列第一,首都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位列前三。
3. 財經類大學排名:上海財經大學位居榜首,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位列前三。
4. 語言類大學排名:北京外國語大學名列第一,中國傳媒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位列前三。
5. 政法類大學排名:中國政法大學位列第一,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位列前三。
6. 民族類大學排名:中央民族大學占據首位,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位列前三。
7. 體育類大學排名:上海體育大學領跑,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位列前三。
8. 合作辦學大學排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奪冠,上海紐約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位列前三。
9. 民辦高校主榜排名:山東協和學院位列榜首,珠海科技學院、浙江樹人學院位于前三。
10. 評價體系: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設置了十大評價模塊,細分36個評價維度,內嵌100項評價指標,涉及373個評價變量,是對中國大學辦學水平的立體化監測式評價。
這些信息來自軟科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排名,排名結果體現了各高校在不同領域的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
高校軟科排行榜
您好!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是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發布的權威大學排名。以下是一些關鍵信息:
1. 2024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連續多年蟬聯主榜前三位。
- 醫藥類大學排名第一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 財經類大學排名榜首為上海財經大學。
- 語言類大學排名第一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 政法類大學排名榜首為中國政法大學。
- 民族類大學排名首位為中央民族大學。
- 體育類大學排名領跑者為上海體育大學。
- 中國合作辦學大學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奪冠。
2. 評價體系:
-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設置了十大評價模塊,細分36個評價維度,內嵌100項評價指標,涉及373個評價變量。
- 重視人才培養、強調服務國家是排名指標體系的兩個最重要特點。
3. 排名對象:
- 排名對象為中國1000多所本科層次的高校。
- 高校被劃分為綜合性大學、7類單科性大學、4類非公辦大學,采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分別排名。
4. 排名變化:
- 2024年,百強高校中有90所為“雙一流”高校,其中南京林業大學和貴州大學首次進入百強。
- 10所非“雙一流”高校也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躋身百強。
5. 歷史背景:
-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前身是“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自2015年首次發布以來,已成為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和權威參考價值的中國大學排名領先品牌。
6. 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連續9年蟬聯全國三甲。
- “雙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絕對優勢地位,百強高校中有90所為“雙一流”高校。
這些信息為您提供了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概覽,如果您需要更詳細的信息或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