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改革
吉林高考改革的主要變化包括:
1. 考試模式的變化:吉林高考改革采用了“3+1+2”模式,即3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從物理和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任選1門,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任選2門。
2. 考試時間的調整:新高考模式下,考試次數和時間有所增加,具體科目間的考試時間安排還需等待官方發布。
3. 計分方式的改變:改革后,考生總成績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150分,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各100分。物理、歷史2門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采用等級分,即“賦分”。
4. 招生錄取模式的變化: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即招生學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
5. 投檔錄取模式的變化:改革后,夏季高考招生按照“院校+專業組”或“院校+專業”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具體實施方式可能與遼寧省相似,先使用“院校+專業組”,之后再吉林省在2024年繼續面向農村和脫貧地區實施高校專項計劃。
7. 強基計劃:吉林大學等高校實施強基計劃,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考生只能填報一個專業志愿,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8. 高職高專單獨招生:吉林省對高職高專單獨招生進行了網上征集志愿填報,以及公布了相關招生計劃和錄取分數信息。
這些改革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科學選拔人才,并維護社會公平,構筑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
2024年高考有什么變化
2024年的高考改革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新高考模式:一些省份將開始實行“3+1+2”模式,包括國家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及考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3門科目。
2. 加分政策調整:例如,河南省在2024年的高考中,加分政策有所變化,包括對烈士子女、退役軍人等特定人群的加分,同時取消了少數民族加分(5分)項目,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考生加分分值由10分調減為5分。
3. 藝術類本科批次合并:河南省藝術類本科A段、B段合并,藝術本科提前批為使用校考成績的院校、專業和戲曲類省際聯考專業。
4. 軍隊院校招生志愿設置變化:2024年,本科提前批的軍隊院校招生實行平行志愿,設35個志愿,不設專業調劑志愿。
5. 體育類志愿數量增加:體育類專業各批次均實行平行志愿,志愿數量由去年的12個增加至35個。
6. 高水平藝術團招生取消:2024年特殊類型招生志愿中,高水平藝術團招生被取消。
7. 普通類招生不再區分一本、二本:甘肅省作為新高考改革省份,普通類招生不再區分一本、二本。
8. 藝術類招生變化:北京市從2024年起,全面實施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舞蹈類、播音與主持類、表(導)演類、書法類等藝術類統考,并且部分藝術類專業可直接依據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
9. 取消調劑:新高考改革下,考生需要更早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合理規劃志愿情況,因為取消了調劑。
10. 外語科試卷變化:2024年高考外語科各語種的新課標卷減少了語言知識運用類試題的題量和分值,增加了語言運用能力試題的分值。
這些變化反映了教育部門對高考制度進行的一系列調整,旨在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4年高考正式改革熱
2024年的高考改革是教育領域的一大熱點話題。從網上來看,有幾個關鍵點值得關注:
1. 適應性測試:一些省份如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等正在進行高考綜合改革的適應性測試,以確保平穩過渡。
2. 考試組織管理:教育部強調了考試組織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試題試卷的安全、打擊考試舞弊、手機作弊專項治理、監考巡考工作、部門協同配合以及考試環境綜合治理。
3. 隨遷子女高考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能在流入地參加高考,并嚴厲打擊“高考移民”行為。
4. 高考綜合改革: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需要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項工作,包括命題、考試和錄取工作方案的制定,以及全流程全員模擬演練。
5.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推進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建設,并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加強參考使用。
6.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健全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加強信息安全防護。
7. 廣東省招生工作:廣東省在2024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加強規范管理。
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高考的公平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們可以期待高考制度將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公平和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