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以下是一些被提及的高考勵志電影,它們可能對高考生有激勵作用:
1. 《墊底辣妹》: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了一個知識水平僅相當于小學四年級的高中女生,如何通過努力考上名門學府慶應大學的故事。
2. 《肖申克的救贖》:雖然不是直接關于高考的電影,但它講述了一個被冤枉入獄的銀行家如何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和自由,具有很高的勵志價值。
3.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通過描繪一個智力有限但樂觀向上的人的一生,激勵人們無論面對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不懈。
4. 《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出生貧寒的女孩如何通過不懈努力進入哈佛大學的故事。
5. 《青春派》:講述了一個因失戀而高考失利的男生,復讀時重新體會高考、友情、愛情的故事。
6. 《死亡詩社》:這部電影通過一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師,展現(xiàn)了教育的力量和學生的成長。
7. 《三傻大鬧寶萊塢》:雖然是一部印度電影,但它講述了三個工程學院學生的友情和追夢故事,具有普遍的勵志意義。
8. 《全城高考》:這部電影以社會最為典型的真實題材為基礎,集中體現(xiàn)了來自四個不同家庭發(fā)生的種種情況,考生的不同命運和不同選擇。
9. 《錄取通知》:講述了一個高中畢業(yè)生在面對大學申請被拒絕后,自己創(chuàng)立一所大學的故事。
10. 《高三》:這是一部紀錄片,紀錄了中國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學一個高三畢業(yè)班的真實生活。
上述列表并不是一個嚴格的“排行榜”,而是中提及的電影整理而成的。不同的來源可能會有不同的排名和推薦,這里僅提供一個參考列表。
央視紀錄片《高三》
央視紀錄片《高三》是一部深入探討中國高考制度的系列紀錄片。它通過選取多個具有代表性的觀察對象,以紀實的手法呈現(xiàn)了不同地域、背景和思想觀念下的人群面臨高考的故事。紀錄片一共六集,每集聚焦于不同的主題和人物,從而描繪出中國各地高考的不同狀態(tài),并引發(fā)對教育制度公平性與合理性的社會反思。
第一集《毛坦廠的日與夜》記錄了在“亞洲最大高考工廠”——安徽毛坦廠中學里復讀生們緊張而又壓抑的高三生活。第三集《久牽的孩子們》通過公益性教育組織“久牽”還原了隨遷農(nóng)民工子女無法留在上海后的高考抉擇。第四集《走出大山》展現(xiàn)了極度貧困的環(huán)境中一個家庭在高考與“昂貴”的大學學費下的掙扎。第五集《留學大潮下》記錄了看似擁有光明前途的留學生們?nèi)绾蚊鎸Ω偁幫瑯蛹ち业膰狻案呖肌?。最后一集《校長的選擇》則回到教育制度本身,探討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紀錄片《高三》因其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社會影響力,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和多個獎項,包括“2015中國電視掌聲·噓聲”論壇的“中國電視年度掌聲”和“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jié)最佳系列紀錄片。
在拍攝手法上,《高考》采用了樸素的攝影和剪輯手法,紀實地呈現(xiàn)了人物的掙扎和選擇。它靈活使用了不同景別的鏡頭,如遠景凸顯高考的壓力與宏大,特寫突出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大量運用了環(huán)境特寫以強調(diào)氛圍并補充信息,如特寫金手表強調(diào)階級、演算紙強調(diào)刻苦等。在聲音方面,《高考》并未采用旁白,而是通過音畫不同步的剪輯,以聲音駁斥畫面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不同觀點與主體間的張力。
《高三》紀錄片不僅是對高考這一社會現(xiàn)象的真實記錄,同時也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多元面貌和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是對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同時也是對社會的叩問。
電影《高考》
電影《高考》是一部以1977年恢復高考為背景的影片,講述了在那個特殊時期,一群知青在東北某農(nóng)場的生活以及他們對高考的態(tài)度和反應。以下是關于這部電影的一些信息:
1. 電影《高考1977》在豆瓣電影上有432條影評,觀眾對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為電影喚起了對那個年代的懷念,有的人則從電影中看到了中國電影的一些問題,如對細節(jié)的忽視和人物塑造的單一性。
2. 1977年12月10日,高考的恢復被描述為“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蘇醒了”,電影通過老遲和潘志友兩個角色,展現(xiàn)了當時社會對高考的不同態(tài)度和反應。
3. 電影的主要角色包括潘志友(由王學兵飾演),一個有情有義的知青,為了遵守對老遲的承諾,放棄了高考的機會;陳瓊(由周顯欣飾演),一個與黨員身份的潘志友相戀的女知青,她為了留在愛人身邊放棄了高考;老遲(由孫海英飾演),一個基層干部,最初反對知青參加高考,但最終成為支持者。
4. 電影的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如拍攝條件的惡劣、設備的故障等,但攝制組克服了這些困難,完成了拍攝。
5. 在嗶哩嗶哩上,電影《高考1977》有49.2萬的播放量,觀眾可以通過該平臺觀看電影。
6. 除了電影《高考1977》,還有一部同名的紀錄片《高考》,它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高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包括對個人命運的影響以及社會對高考的不同看法。
7. 在嗶哩嗶哩上,還有觀眾對電影《高考1977》的評論,其中一位觀眾提到,雖然沒有官方字幕,但觀看電影后思想得到了升華。
8. 電影《高考1977》也在愛奇藝平臺上提供,描述了一群知青在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后,他們心中的躁動以及對未來的不同選擇。
這部電影不僅是對1977年高考恢復的歷史事件的回顧,也是對那個時代人們心態(tài)和社會環(huán)境的反映。通過電影,觀眾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高考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個人命運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