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達賬項是什么意思
未達賬項是指由于企業與銀行之間取得結算憑證的時間不同,導致記賬時間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經取得結算憑證并已登記入賬,而另一方尚未取得結算憑證而未登記入賬的款項。這種情況通常在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時會用到。
具體來說,未達賬項有以下幾種情況:
1. 銀行已經收款入賬,而企業尚未收到銀行的收款通知因而未收款入賬的款項。
2. 銀行已經付款入賬,而企業尚未收到銀行的付款通知因而未付款入賬的款項。
3. 企業已經收款入賬,而銀行尚未辦理完轉賬手續因而未收款入賬的款項。
4. 企業已經付款入賬,而銀行尚未辦理完轉賬手續因而未付款入賬的款項。
出現未達賬項時,可能會導致企業的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與銀行對賬單上的余額不一致,因此需要通過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來調整雙方的賬目,確保余額相符。
未達賬項怎么做賬務處理
未達賬項是指企業與銀行之間由于結算憑證傳遞的時間差異,導致一方已經入賬而另一方尚未入賬的款項。處理未達賬項通常涉及以下步驟:
1. 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這是核對企業賬面記錄的銀行存款與銀行記錄的企業存款是否一致的重要工具。調節表中會列出企業已記錄而銀行未記錄的款項和銀行已記錄而企業未記錄的款項 。
2. 需要在日記賬中增加相應的記錄。如果是銀行已經收到的存款而企業未記錄,則需要在銀行日記賬中增加記錄 。
3. 設立“未達賬項”科目:有建議開設一個總賬科目,名為“未達賬項”,用于登記銀行已收企業未收的款項或銀行已付企業未付的款項 。
4. 會計分錄處理:
- 未收款項的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未達賬項
- 未付款項的會計分錄:
借:未達賬項
貸:應付賬款
- 待確認收入的會計分錄:
借:未達賬項
貸:收入確認
- 待確認支出的會計分錄:
借:待攤費用
貸:未達賬項
- 待攤銷費用的會計分錄:
借:資產賬戶(如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
貸:待攤費用
5. 披露未達賬項:在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項目應包括未達賬項。如果未達賬項期末有借方余額,應作為資產反映;如果有貸方余額,則具有負債性質 。
6. 設立備查簿:可以專門為未達賬項設立備查簿,以實現對未達賬項的動態管理 。
7. 審計關注: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會關注未達賬項,特別是大額或長期未達賬項,需要查明原因并確定是否需要調整 。
8. 避免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賬務管理,及時對未達賬項進行跟蹤和催收,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
通過上述步驟,企業可以確保未達賬項得到妥善處理,并在財務報表中準確反映。
未達賬項要做賬嘛
未達賬項是指企業與銀行之間由于結算憑證傳遞的時間差異,導致一方已經入賬而另一方尚未入賬的款項。這些情況包括企業已收款但銀行未收、企業已付款但銀行未付、銀行已收款但企業未收、銀行已付款但企業未付等四種情形。企業應在月度終了時,將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進行核對,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來調節雙方的余額。
對于未達賬項的會計處理,存在幾種不同的觀點和做法。一種觀點認為,未達賬項應當進行賬務處理,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同時在報表附注中披露。另一種觀點認為,未達賬項不需要進行賬務處理,但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如實反映。還有觀點提出,可以開設一個名為“未達賬項”的總賬科目,用于登記和調整這些項目。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通常會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并在必要時進行相應的賬務調整。例如,如果銀行已經收款但企業未收到通知,企業可以待結算憑證到達后再進行正常的賬務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本身并不是原始憑證,不能單獨作為賬務處理的依據。未達賬項的會計處理應當遵循會計準則和相關法規,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于長期或大額的未達賬項,企業應當特別關注其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潛在的錯誤或舞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