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和事跡2024
202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詞和事跡如下:
1. 俞鴻儒:作為我國高超聲速風洞奠基人,俞鴻儒院士研究風洞技術已有60余年。在國家資金緊張之際,他選擇了省錢的研究路徑,成功完成試驗,并在報國家獎項時,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最后。
2. 劉玲琍:湖南衡陽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她扎根講臺,堅持做一件事,就是讓聽障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學習開口說話。33年來,她教的80多名聽障學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學。
3. 孟二梅:北京市門頭溝區落坡嶺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2023年7月30日,K396次列車被暴雨滯留在落坡嶺站,孟二梅接到任務,積極救助滯留乘客,在斷水、斷電、斷網的情況下,她帶領社區300名老弱病殘居民,想盡辦法讓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凍餓。
4. 張雨霏:2023年,張雨霏參加59個項目,拿下23塊金牌,平均4天一場比賽。她表示,有些比賽是為了國家,將國家的責任扛在肩上,只有一個字:做。
5. 楊華德:60歲的農業專家,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在楊華德和團隊手把手幫助下,布隆迪水稻產量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
6. 牛犇:89歲的國家一級演員,70多年來精心刻畫了200多個經典熒幕形象。他從不給別人添麻煩,沒有助理,不用替身,受傷后打上麻藥也要完成角色。
7. 穆言靈:熱愛中國文化的美國人,她和丈夫創立了“鼓嶺之友”,并奔走于美國的東西海岸間,尋找那些塵封在鼓嶺柳杉和歐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讓美好的記憶重新鮮活起來,續寫著中美兩國民間濃厚情誼往來的佳話。
8. 張連鋼: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建設者,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張連鋼和團隊用1000多天就完成國外常規8到10年建設任務,點贊中國速度。
9. 蕭凱恩:香港視障歌唱演員,3個月大時,因眼癌摘除眼球。她在黑暗中追逐音樂夢想,20歲時已贏得超70個音樂比賽獎項。即使身體殘疾,她依舊經常參加義演籌集善款。
10. 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近些年,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勇擔使命,駕駛著“轟-6k”戰巡南海、繞飛臺島、演兵西太,飛出了不斷延伸的時代航跡。
這些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體現了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和個人品質,感動了無數人。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202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詞如下:
1. 俞鴻儒:前輩布下的奇子,蟄伏深空的巨龍。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做不成的,他獨辟蹊徑,一往無前。撥開科學的霧,蕩去歲月的塵,我們看到一位科學家黃金般的心。
2. 劉玲琍:眼耳鼻舌身意,色香聲味觸法,用盡所有,為生命解鎖。她從命運那里奪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帶領孩子們飛離寂靜的牢籠。聽,每一個新的發音,都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3. 孟二梅:安頓落難者,照顧鄉親們,一句話驅散冷雨,一握手溫暖人心。是誰在偏僻的角落里,排布下如此可信賴的人?過去無緣相識,因為她平凡,危難中堪當重任,因為她不忘初心。
4. 張雨霏:寧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燒,不讓情緒在失敗中沉淪。哪吒,就是要脫胎換骨;蝶后,一定是蝶變之后。探索運動的極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軍是勝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5. 楊華德:絲綢包裹的種子,來自中國,飽滿飄香的稻谷,長在非洲。從一個項目,到一個產業,黃皮膚漢子的執著,讓黑皮膚的兄弟,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稻浪千重,路遠情長。
6. 牛犇:流浪進電影的苦兒,依然在跋涉的老戲骨,賦予角色生命,帶給人間笑聲。人們忽略他的名字,但記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燈下,堅守遠超出銀幕的邊界。
7. 穆言靈:柳杉根深,鼓嶺綿綿。跨越三代的情緣,歲月化不開,大洋隔不斷。同行一條路,共飲一口井,蘊含友誼的土地,割舍不下的鄉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語言,承載友愛、情誼、和平。
8. 張連鋼:這一塊好鋼,用到了刀刃上。把買不來的做出來,還要做到最快,最強,最智能,天降大任于己,何惜筋骨體膚,唯心志所向,百折不回。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9. 蕭凱恩:假如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會登上山頂,眺望維港,從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遠,去看望她歌唱過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10. 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大鵬保持向上的姿態,時代賦予最大的托舉。從前的孤勇者,如今是國之重器。苦練精飛,逐浪驅敵。南海、西太、繞島,離弦之箭,射向深藍。
2019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如下:
1. 樊錦詩: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將大半輩子的光陰奉獻給了敦煌石窟,扎根大漠,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頒獎辭:“舍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發。心歸處,是敦煌。”
2. 四川木里森林撲火勇士:2019年3月30日,四川涼山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4名當地撲火人員在撲救過程中不幸犧牲。頒獎辭:“青春剛剛登場,話語猶在耳旁,孩子即將出生,父母淹沒于淚水。青山忠誠的衛士,危難的永恒對手,投身一場大火,長眠在木里河兩岸,你們沒有走遠,看那涼山上的秋葉,今年紅得分外惹眼。”
3. 張富清: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建國后,他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到偏僻的湖北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頒獎辭:“都知道你樸實勤勉,卻不知你曾戰功赫赫。你把獎章深藏在箱底,對戰友的懷念深藏心底。從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獻。于國于民,你是忠誠偉大的士兵。”
4. 顧方舟:中國著名病毒學專家,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頒獎辭:“舍己幼,為人之幼,這不是殘酷,是醫者大仁。為一大事來,成一大事去。功業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靈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的劫難。”
5. 朱麗華:浙江嘉興人,因傷失明后自學成為盲人中醫師,從事推拿工作30余年,開創了自己的診所,為100多名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她堅持做慈善,累計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為希望工程捐款累計達373萬元。頒獎辭:“不幸關上了你的門,但你幫別人打開了窗。看見過這世界的陰影,但還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雙手,推拿出燦爛人生。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但你能感受到。”
6. 杜嵐 尤端陽:1949年10月1日,杜嵐在濠江中學升起了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澳門回歸祖國當天,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放下拐杖親自升起國旗,把對國家的愛傳遞給澳門濠江中學的孩子們。頒獎辭:“濠江上升起游子的夢。離亂中的骨氣、志氣,歸來后的元氣,銳氣,你們為它養成了浩然之氣。陽光下最有意義的工作,五星紅旗下不滅的薪火。飄揚吧,這面旗留下澳門最美的記憶。”
7. 伍淑清: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企業家。頒獎辭:“四十年前,你說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說有些事必須做!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超越港島的遠見,不讓須眉的擔當。愛青年,更愛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8. 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回鄉工作,2018年擔任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頒獎辭:“有些人從山里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里回來,卻再沒有離開。來的時候惴惴,怕自己不夠勇敢,走的時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華。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
9. 潘維廉: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4年后,他申請永居資格,成為福建省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的老外。頒獎辭:“打開心扉,擁抱過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見,太平洋就不算距離。家鄉的信中寫下你的中國,字里行間讀得出你的深情。遙遠來、永久住、深刻愛,我們都喜歡你這種不見外。”
10. 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贏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這也是中國女排第十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頒獎辭:“三十年拼搏不息,幾代人熱淚盈眶。在低谷中奮起,從不放棄,面對強敵出手,永不言敗。你們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縮影,你們的腳步是一個國家成長的歷程。奏國歌,升國旗,你們超越了體育,是國家的英雄。”
節目最后特別致敬所有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