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審計程序
審計程序是指審計師在審計工作中可能采用的,用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的程序。審計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 檢查記錄或文件: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生成的記錄和文件進行審查,或對資產進行實物審查,以驗證財務報表所包含或應包含的信息。
2. 觀察:審計人員查看相關人員正在從事的活動或實施的程序,以評估被審計單位的操作過程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3. 詢問:審計人員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向被審計單位內外部的知情人員獲取信息并對答復進行評價,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業務流程及內部控制系統。
4. 函證:審計人員直接從第三方獲取書面答復以作為審計證據的過程,用于確認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賬戶的準確性。
5. 重新計算:審計人員對記錄或文件中的數據計算的準確性進行核對,以驗證財務報表中數據的正確性。
6. 重新執行:審計人員獨立執行原本作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以測試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效果。
7. 分析程序:審計人員通過分析不同財務數據之間以及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對財務信息作出評價,并在必要時對識別出的波動或關系進行調查。
中國國家審計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審計項目計劃、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四個環節。審計計劃階段包括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和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實施階段包括確定審計組組長,選派審計人員,制發審計通知書,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相關情況,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實施審計并獲取審計證據;審計報告階段包括起草審計報告,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復核審計報告,審理審計報告,審定審計報告,以及簽發審計報告。
這些程序和階段共同構成了審計工作的完整體系,確保了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審計程序包括哪七個
審計程序是審計工作中獲取充分、適當審計證據以發表恰當審計意見的一系列步驟和方法。審計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檢查記錄或文件: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生成的記錄或文件進行審查,以驗證財務報表所包含或應包含的信息。
2. 檢查有形資產:審計人員對資產實物進行審查,如存貨、現金、有價證券、應收票據和固定資產等,以獲取其存在性的審計證據。
3. 觀察:審計人員觀察相關人員正在從事的活動或執行的程序,如存貨盤點或控制活動,以獲取審計證據。
4. 詢問:審計人員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向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員獲取信息,并評價答復。
5. 函證:審計人員通過直接來自第三方的聲明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如對應收賬款余額或銀行存款的函證。
6. 重新計算:審計人員對記錄或文件中的數據計算的準確性進行核對,如銷售發票和存貨的總金額。
7. 重新執行:審計人員獨立執行原本作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如重新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8. 分析程序:審計人員通過分析不同財務數據之間以及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對財務信息作出評價。
中國國家審計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審計項目計劃、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四個環節。審計計劃階段包括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和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實施階段包括組成審計組、制發審計通知書、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相關情況、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和實施審計;審計報告階段包括起草審計報告、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復核審計報告、審理審計報告、審定審計報告和簽發審計報告。
這些程序和方法共同構成了審計工作的完整體系,確保了審計活動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有助于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
實質性程序包括哪七個
實質性程序是審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包括一系列用于發現財務報表中認定層次重大錯報的審計程序。實質性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細節測試:這是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具體細節進行的測試,目的在于直接識別財務報表認定是否存在錯報。
2. 實質性分析程序:這是一種通過研究數據間關系來評價信息的技術方法,用作實質性程序,用以識別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及相關認定是否存在錯報。
3. 與財務報表編制完成階段相關的審計程序:這包括將財務報表與其所依據的會計記錄相核對,以及檢查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作出的重大會計分錄和其他會計調整。
4. 針對特別風險的實質性程序:如果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是特別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專門針對該風險實施實質性程序,這可能包括細節測試或將細節測試與實質性分析程序結合使用。
5. 實質性程序的時間選擇: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是否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以及如何將期中測試得出的結論合理延伸至期末。
6. 實質性程序的范圍:在確定實質性程序的范圍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和實施控制測試的結果,以及對控制測試結果的滿意程度。
7. 設計實質性分析程序時考慮的因素:包括對特定認定使用實質性分析程序的適當性,對已記錄的金額或比率作出預期時所依據數據的可靠性,預期的準確程度是否足以在計劃的保證水平上識別重大錯報,以及已記錄金額與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
這些程序的實施有助于注冊會計師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評估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在實施這些程序時,注冊會計師需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和評估的風險來設計和調整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