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跡五首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組詩,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當時杜甫在夔州(今重慶奉節)。這組詩共五首,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歷史人物的遺跡,表達了詩人對這些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寄托了詩人自己身世的感慨和理想。
以下是這五首詩的原文:
1.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2.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3.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4.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5.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這些詩篇語言凝練,氣勢渾厚,意境深遠,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他深沉的歷史感慨和個人情感。
詠懷古跡五首全部
《詠懷古跡五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著名組詩,共五首,分別吟詠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在長江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跡。這組詩贊頌了這些歷史人物的文章學問、心性品德、偉績功勛,同時表達了對他們凄涼身世、壯志未酬的深切同情,也寄寓了杜甫自己仕途失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
以下是《詠懷古跡五首》的全部內容:
其一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這組詩語言凝練,氣勢渾厚,意境深遠,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通過對古跡的詠嘆,詩人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自己命運的感慨。
詠懷古跡其二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楚國辭賦作家宋玉的崇敬以及對歷史變遷的感慨。這首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游歷江陵等地時所作,通過對古跡的詠嘆,抒發了詩人對宋玉才華的贊美和對其生前身后遭遇的不平之情。
全詩如下: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詩中“搖落深知宋玉悲”一句,以秋天的景象起興,表達了詩人對宋玉悲秋情感的深刻理解?!帮L流儒雅亦吾師”則表明宋玉的文采和風度是詩人學習的榜樣。接下來的詩句通過對宋玉故宅的描寫,以及對楚宮遺跡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對歷史滄桑的哀思。
杜甫在這首詩中不僅表達了對宋玉的敬仰,也借古抒懷,寄托了自己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通過對宋玉的追憶,杜甫也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了對自己境遇的自憐。這首詩深刻地表現了杜甫的詩歌藝術和他對歷史人物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