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預科
少數民族預科是針對少數民族考生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旨在提高他們的文化基礎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升入高等教育階段。少數民族預科班主要面向少數民族地區招生,特別是那些來自邊疆縣、貧困縣、少數民族自治地區以及行署、州人民政府確定的貧困鄉的農村戶口的少數民族考生或漢族考生。如果考生的父母在上述地區鄉一級或以下單位工作,即使考生本人擁有城鎮戶口,也可以報考少數民族預科班。
預科教育在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已成為民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全國舉辦民族預科的高等院校達140余所,在校生11622名。預科班的招生計劃是國家下達的指令性計劃,不是所有學校都有預科招生計劃。考生需要符合預科招生條件,如民族身份和高考分數要求。通常,預科生的錄取分數線在學校在當地提檔線以下80分以內。
預科班的學制通常為一年或兩年,學習內容不僅包括高中文化課程,還與將來的專業學習有關。預科生畢業后一般要回生源所在地工作,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如定向委培等。預科班的收費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確保家庭經濟貧困學生能夠按國家政策得到資助。
具體到2023年,例如吉林大學計劃招生少數民族預科班153人,招生范圍覆蓋多個省份和自治區。東南大學也明確了少數民族預科生的錄取要求,即在學校且在當地提檔線以下80分以內。而東北大學2023年的少數民族預科班招生計劃為61名,均為理工類招生計劃。